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建言献策|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1-03-12 09:42

今年提交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如何破题攻关,书写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中国答卷?许多代表委员对此建言献策。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当前我国面临一些‘卡脖子’难题,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基础不牢。”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指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应用科技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因为基础研究投入大、周期长,很多企业研发不足。”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认为,要对关键技术攻坚克难,必须从源头着手,加大基础科学研究投入。

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不是朝夕之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市科协主席饶子和建议,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应保持长期性和稳定性,保持财政对科学计划的长期稳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并在长时间内持续实施。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集中力量实现从“0”到“1”的重大突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改革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式,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政府和企业可以把重大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榜’出来,鼓励帅才‘揭榜’,良才善用,能者居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十一研究院研究员曲伟说。

关键核心技术里,不少是综合性技术,攻关需要系统性研发组织模式,企业无疑是重要主体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商飞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周新民认为,“大企业应主动承担和组织国家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和重大研发任务,加强技术攻关与集成、装备研制及大规模应用,增强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方式灵活,可以和国家科技投入互为补充,最大程度激发创新活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郝跃说,企业要在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上下功夫,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融通渠道,形成促进创新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要让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必须做好激励和保障工作。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建议,应完善科技奖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受益分配制度,研究制定以更多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提高科技人员稳定收入比例,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