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

隆林:监督护航特色产业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发布时间:2023-03-20 08:55

桂鑫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隆林各族自治县天生桥镇播存村毛平子屯,是该县年出栏50万头生猪生态农业产业链项目的育肥配套项目,也是该县重点招商引资的市县重大项目。为确保项目顺利投产,助力产业振兴,近日,该县纪委监委督查组到合作社回访了解龙索至五洞产业路建设推进情况。如今该产业路已顺利投入使用,为该县年出栏50万头生猪生态农业产业链的交通运输提供了不少便利。

隆林各族自治县是广西仅有的2个各族自治县之一,境内聚居着苗、彝、仡佬、壮、汉等5个民族。多年来,隆林秉持着“产业振兴、民族兴旺”的发展要求,着力发展“两黑一黄”(隆林黑山羊、隆林黑猪、隆林黄牛)“一桑一油茶”(蚕桑、油茶)的特色产业,特色产业覆盖率90%以上,通过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各族群众增收致富。

产业发展背后,有着当地纪检监察机关的担当护航。今年以来,隆林各族自治县深入推进清廉隆林建设,推动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文化清朗、作风清新,护航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该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再监督”的工作职责,紧盯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资金项目推进情况强化监督,切实保障项目顺利推进、群众受益,助推产业规模化形成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我家种桑叶40亩,一共养殖32张,收入88629元。有党的好政策,明年我还计划继续扩大种桑养蚕面积”近日,德峨镇水井村苗族群众何连山告诉前来开展蚕房闲置整改回访的该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

先前,该县纪委监委督查发现辖区内多个自动化蚕房存在闲置问题,督查组督促该县蚕业技术服务中心对全县统筹各类财政资金建设的蚕房开展摸排,共摸排出20个闲置蚕房。目前已全部重新利用,带动300余户蚕农新种植桑苗4600亩,种桑养蚕产业迎来可喜的发展势头。

去年年底,该县申报的自治区五星级隆林石漠化蚕桑产业示范区获批,示范区成功申报将进一步带动隆林蚕桑产业发展,特别是克长乡和德峨镇的桑蚕产业发展,当地的5个民族群众都受惠于蚕桑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该县纪委监委围绕资金项目、产业发展开展监督检查25次,发现并督促完成整改13个,立案2件;约谈职能部门分管领导4人,与相关人员谈心谈话6人次,通过精准监督,该县特色产业发展日益规范,促进村民增收作用凸显,切实将监督效能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实际效果,以清廉隆林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民族团结,推动群众满意度提升,不断擦亮“五彩隆林”名片。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隆林各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结合当地少数民族优势,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密织基层“监督网”,以监督推动重大产业项目、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聚焦村集体经济及重大项目审批公开及招投标等重点环节,以监督质效提升治理效能,着力为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解决发展难题,以产业发展助推民族兴旺,让乡村振兴的大旗遍布开满民族团结之花的山岭,不断开创边疆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自治县纪委监委 温茂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