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来源:隆林各族自治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02-26 16:08

 

今年1月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深刻总结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阐释我们党实现自我革命的成功道路、有效制度,深刻回答管党治党必须“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重大问题,对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

四次全会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同志所作的四次全会工作报告紧扣“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这一主题,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就推进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决策部署落实落细、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提高政治站位,胸怀两个大局,准确理解全会工作报告主题

四次全会工作报告以《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为总标题,集中体现了全会工作报告的主题主线。

——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领导核心。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把自我监督的有效制度确立起来,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从政治和全局高度推进监督制度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党的十九大作出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战略部署。十九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将“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列为重要内容作出专门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全会工作报告突出强调这条道路、这套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巩固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不断改进、内生演化的结果,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制度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重大制度安排,要求通过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全会工作报告体现了纪检监察机关站在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所承担的重要政治责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确保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提高政治站位,胸怀两个大局,自觉从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的战略高度思考谋划纪检监察工作。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看清这两个大局及其相互作用的态势,有助于我们把握中国所处的历史坐标与世界坐标,从而在干事创业时自觉胸怀大局、在谋划工作时自觉服从大局。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会工作报告强调“自觉把各项工作放到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大局中来思考、谋划、推进”,把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为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的着力点作出阐述,在目标与任务之间、责任与落实之间,搭建起抓落实、见实效的桥梁。全会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从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的战略高度思考谋划纪检监察工作,具体体现在今年落实八项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纪检监察机关不断提高治理能力的全过程,体现在纪检监察机关履职尽责的全过程。

全会工作报告总标题,体现了奋斗目标与实现路径的高度统一、使命引领与制度保障的高度统一、长远发展与现实任务的高度统一,根本出发点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根本统一点就在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指导纪检监察机关在新时代推进“四个伟大”历史进程中找准政治定位、发挥职能作用。

坚守政治监督根本定位,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专责机关,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处于主干位置、发挥保障作用。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职责、担当作为,牢牢守住政治监督根本定位,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居于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其关键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必须紧紧抓住坚持党的领导这个“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这个“魂”,不断强化党的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领导,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认真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制定贯彻《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具体措施。地方各级纪委监委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推动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党的十九大以来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情况逐项梳理、组织开展“回头看”,以实际行动讲政治、顾大局、护核心、真看齐。

——坚持政治监督根本职责,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

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必须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任务,加强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2019年,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政治监督,严肃查处对党不忠诚不老实、阳奉阴违的两面派、两面人。紧盯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坚决整治不敬畏、不在乎、空泛表态、应景造势等问题。贯彻党中央“基层减负年”要求,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纳入巡视巡察、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重点,严肃查处、公开通报曝光。强化监督执纪,保障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任务总体完成。建立健全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督查机制。紧扣坚持稳中求进、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等加强监督。2019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违反政治纪律案件1.8万件,处分2万人,其中中管干部23人。

——坚持推进监督全面覆盖,以有力有效监督压实“两个责任”。

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必须进一步做实监督全覆盖、增强监督有效性,以有力有效的监督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

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推进“三项改革”,强化上级纪委监委对下级纪委监委的领导,健全统一决策、一体运行的执纪执法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监督力量、强化内部制约。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视,突出“两个维护”根本任务,创新巡视方式方法,统筹安排常规巡视、专项巡视、机动巡视、“回头看”。严格精准执纪问责,做深做实监督职责,准确稳妥运用“四种形态”,以监督保障落实、以问责倒逼落实。坚持履行协助职责和监督职责有机结合,整体把握地区、部门、单位政治生态状况。

——坚持紧盯“关键少数”,以“头雁效应”带动促进监督体系完善发展。

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

一年来,各级纪委监委聚焦“关键少数”,强化日常监督,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贯穿始终,通过个别谈话、参加民主生活会、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等,抓实近距离常态化监督。2019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84.9万人次,其中,第一、二、三、四种形态的占比分别为67.4%、25%、3.9%、3.7%。突出监督重点,对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特别是十九大后仍不知止、胆大妄为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着力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部门行业的“链条式”腐败;加大金融领域反腐力度,2019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调查金融系统违纪违法案件6900余件。

——坚持健全制度机制,提升监督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更加重视从体制机制上破解监督难题,持续深化相关改革,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进一步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推动监督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